微营销网():十几年前追女孩,需要坐在昏黄的台灯下写一封长长的情书,装进牛皮纸信封,贴上8分钱的邮票,步行到几公里以外的邮筒投递,忐忑的等待回音。而现在,只需要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发过去两个字:“约吗?”
我想说的是时代变了。
微博的出现让自媒体成为风尚,而微信订阅号的出现则是在个人以外,为单位、企业、团体、机构组织提供了自媒体的发展土壤。一时间微信订阅号几乎成为每个企业必做的功课,大到上市公司,小到菜市场的猪肉档,家家都在做微信订阅号。据说不少企业每年有几十万的费用用于微信订阅号的外包运营,而所谓的微信订阅号运营公司也如雨后春笋,遍地都是。
这些公司的生态链是这样的:两三个人组成一家公司,然后十几家公司联合出钱,在当地较牛逼的酒店举办讲座,请一个看似牛逼的专家(如杜子健)来吹嘘微信订阅号多么“微力无边”,在把到场客户洗脑后,营销人员趁势进攻,忽悠客户做自己的订阅号。我所了解到的,这些公司的成功率还不小。而在收费方面,则是漫天要价,大到几十万,小到几千都能做。可笑的是,不管你出多少钱,服务内容基本是一样的:帮你开通订阅号、申请认证、做一些菜单栏的开发,如果后期还需要内容运营,则需要按月收费。
我认识的一个人,靠做这个发了财。上个月刚刚拿了几万块提成,老板还奖励她一部iphone6。而他们公司,上上下下就她和老板两个人。接下来的工作,是花一千块钱请了个程序员做的。
只能说这个世界骗子太多,傻逼已经不够用了。当然,这些公司能够忽悠到的也多是一些土老板,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光靠这点火候可不行。但不少房地产企业每年出几十万做微信订阅号运营,出来的东西还是那个鸡巴样。
在下面我要谈几点我的个人看法。既然是个人看法,就难免有失偏颇。你看的时候可能想骂我,但别着急,等你看完你会想打我的。
Part1:为什么要做微信订阅号?
这句话应该你们问问自己。我归纳一下,房地产企业或项目做微信订阅号,大致原因如下:
1:看到别人都做我也要做
2:我觉得微信订阅号这个东西很牛逼,我也要做
3:传播品牌
4:释放消息,与粉丝互动
5:促成成交
……
这应该是大多数房企或楼盘做微信的初衷。大多数微信订阅号都是糊里糊涂上纲上线,然后苦苦挣扎无疾而终。因为这个行业没有这样一条通用准则:怎么能把微信订阅号做得牛逼哄哄?虽然网上各种攻略不少,但真正能参照成功经验一条一款落地执行的,少之又少。造成这种现象较基本的原因还是:你根本没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微信订阅号。正因为你没想明白,你的投入才达不到正比,要么骗骗自己,要么用力过度。这个逻辑关系是这样的:大家都在做→我也做→发消息→希望能给我带来点什么。然而其中较重要的运营环节,大多数订阅号并没有做好,这个问题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
Part2:房地产微信运营号现状
现在哪家房企哪个楼盘没有个微信订阅号,说出去就惹人笑话。我本人关注了十来个房企或者楼盘的微信,大多数以东莞为主,包括万科东莞、世纪城、卓越东莞、万达广场、星河传说、皇马郦宫、恒大集团、碧桂园、光大地产旗下项目等。有的公众号我已经一个月没收到过推送消息了,发得比较勤快的包括万科、中惠、世纪城、卓越,当然据说这几家每年在微信订阅号运营上的投入也是不少的。阅读量方面,从近几天的数据来看,各大微信订阅号的单条阅读量都徘徊在30—1000之间,这个1000以内是属于万科的,其他订阅号的阅读量基本在30—400以内。
粉丝数因为没有后台数据,这里不便分析。不过不用看后台,也可以猜到房地产微信订阅号每天都在增粉与掉粉间徘徊,通过送票、关注有礼等活动无疑会吸引粉丝,但大多数粉丝没有节操,拿完东西就取消关注。当然也有“节操粉”,但如果你的内容运营做得太差,要不了几天也得取消关注。
Part3:微信运营的两大模块
虽然关于微信运营的各种说法千奇百怪,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点:功能+内容。功能是基础架构,内容则是灵魂。没有功能不可怕,因为微信订阅号本来就有自己的躯干,灵魂才是考验一个订阅号是不是傻逼的标准。
功能
菜单栏到底有没有用?
现在所谓的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更多的就是针对菜单栏延伸这一块。但真的有人会去点菜单栏吗?我调查了身边的一百个人,其中只有5%的人偶尔会使用某微信订阅号的菜单功能,注意,这里是偶尔。我关注了超过50个微信订阅号,基本上每个订阅号都有菜单功能,但我从来没有使用过。因此事实证明,在菜单栏的开发上,是不值得投入太大力气的。菜单栏需要有,有时候查个历史消息什么的还是有效,但这种事儿花个千儿八百请个程序员就搞定了,真花十万八万去开发这玩意儿的,不是真傻逼就是拿了大回扣。
功能的可复制性太强
一份牛逼闪闪的微楼书,一个“看你能打倒多少个恒大冰泉”之类的小游戏,也是功能的体现。但这种东西可复制性太强,粉丝刚开始觉得新奇,但久玩必腻。这个功能的传播效果非常强大,但要想从这方面突破,恐怕真得下血本。
抽奖送礼到底有多大用?
抽奖、关注送礼品、免费送票这样的活动无疑能非常快的吸粉。但这种粉丝的忠诚度非常低,往往拿到好处就取消关注,尤其是关注就送礼品这种,掉粉非常严重。因此,做这种抽奖活动需要有延续性和周期性,定期送一些有实用价值又好用好玩的礼品。每期活动都必须提醒粉丝多久后将进行下一轮活动,让粉丝保持黏性。
内容
内容的几个层次
靠前层:粗暴型
这种内容多为软文直接上、吹牛逼、硬广告。大多数房地产微信订阅号还停留在这个层次,整天发那些“傲踞中心”、“一城繁华”之类的东西,能娶到媳妇吗?当然有的订阅号已经学会了变通,用漫画的形式来做广告,其中的代表是万科和碧桂园,虽然多了点前戏,但后继无力,也是粗暴。
第二层:假装跳出型
这种微信订阅号发送的内容一般与项目没有直接关系,大多是“全世界牛逼的建筑”,“小户型怎么装修”等等网上传了千万次的东西,虽然这些内容本身有一定可读性,但传播度太广,很多东西人家已经看过了,房地产微信订阅号来发这个阅读量也很低。
第三层:结合项目的跳出型
这类微信内容已经渐渐入港,结合实时热点、网络热词来做一些有趣的微信稿,比如“假如西游也有朋友圈”之类东西,在好玩的同时也达到了传播项目的目的。但这类东西较容易泛滥,对创新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第四层:事件营销型
这类微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订阅号本身,而是懂得发动整个朋友圈的力量。比如之前万科在深圳举行的海龟活动事件营销,引爆全城朋友圈,在这种时候万科自身的订阅号再推波助澜,无疑将被作为官方说法大量转发,对万科自身的订阅号以及项目品牌都是很好的宣传。再比如成都之前的公交车站牌广告的售楼员征婚事件,更是轰动了整个地产圈,而其“征婚”给出的二维码是楼盘微信订阅号,其传播效果不言而喻。
Part4:房企微信订阅号要向媒体学习什么?
媒体的微信文章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阅读量,包括房掌柜各城市分站的微信,也经常出现阅读量过十万的文章。而这类文章一般都是以下几种类型:负面新闻(包括业主维权、资金链锻炼、开发商跑路等)、豪掷拿地(看别人花钱也很爽),以及现下正流行的“现场直播”。
媒体微信文章阅读量高的核心在于:标题有噱头、内容及时、有可读价值、报道。这也是房企微信订阅号需要学习的精髓。因为媒体的身份是中立方,报道不含吹嘘自我的成分,这是和房企本身微信宣传较大的区别。
当然,要房企报自己的负面那是绝无可能的。但仍有很多内容值得学习,比如活动的现场微信直播、企业高管专访(要有趣,别吹牛)、一些无伤大雅的内幕消息。这些才是真正的一手啊,为什么就不能把媒体干的事儿自己干了?别忘了,微信订阅号本身就是个媒体。
Part5:一些逼格提升原则
1:抓住热点,但没抓住就赶紧放手
2:软文一定要硬起来,用媒体的方式写
3:别吹牛逼,尤其是别为自己吹牛逼
4:活动要真正有利可图,别瞎忽悠
5:有那个钱,不如找个专人好好帮你们搞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