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拼多多的讨论有许多。有人质疑说,拼多多受惠于微信流量的“暗箱”操作,也有人质疑说,拼多多兜售的商品,更像是收取用户“智商税”。两种质疑对拼多多有偏见,客观地说,拼多多的崛起的确受惠于微信,商品层面也的确存在诸多问题,这些并不重要。
拼多多自建立以来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在这三年里,拼多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电商平台一跃成为用户流量在国内位居第二的大型电商平台,仅此于电商巨头淘宝,用户规模甚至超越京东。
而在这三年时间里,拼多多当然也有过对手,但是面对这些敌人,貌似拼多多都笑到了较后,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拼多多崛起,是产品与社交的力量——交易门槛的降低,拼多多掌握了社交电商的精髓。
采取和京东相反的战略方向
大家都知道,京东是靠卖货真价实的东西起家的,先是吸引了一大批高端消费群体,之后又采取城市向农村发展的战略,以物流带动京东的影响力,从中心城市向一些三四线城市辐射,较终造就了现在这个电商物流一体的庞大京东,而拼多多则和京东截然相反。有数据显示,拼多多有百分之七十的用户是女性用户,而且大多分散在三四线城市,这可以说与京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战略相搏,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好,毕竟中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三四线城市或者基层农村,这可以说是拼多多对于市场营销的定位,也是拼多多成功的靠前步。
微信十亿用户助力拼多多
拼多多通过微信,触及到了淘宝需要花费更多成本才能触及到的用户,这是拼多多成功的原因所在,拼多多切割了淘宝的增量——2018年春晚期间,淘宝推出“亲情账户”,冠名春晚,希望通过红包形式,推动年轻人为父母等开通淘宝,其实也是基于如此考虑。
战略在很多时候只是一家企业成功的靠前步,在很多时候,你还需要合适的营销方案,而拼多多的营销则是依靠微信。现在的中国人几乎都把微信当做社交软件,据统计,微信用户规模突破十亿,而且活跃度不用多说,大家几乎每天都在用,因此,拼多多依靠微信这个平台,疯狂的吸粉,可以说用尽了各种营销手段,比如砍价、拼团、一块秒杀等等营销手段,这是拼多多建立用户基础较重要的一点。
廉价的商品
拼多多能够崛起,其实是弥补了京东的不足,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拼多多为很多人提供了他们的消费平台,即廉价。用过拼多多的人都知道,拼多多上面的东西是非常便宜的,甚至便宜到很多人都对拼多多产生了怀疑,但是这确实是事实,尽管有的东西和卖家所描述都不相符合,甚至很多人都不断投诉拼多多,但是依旧没有阻挡拼多多崛起的脚步,毕竟互联网时代,流量才是靠前位,只有确保流量,你才有资格提高质量。
事实上,拼多多的主流用户群,其实是未绑卡的人群。看到一个便宜商品,通过微信分享或在家长里短的对话中完成“拼团”,微信分享“好友代付”,或收货后,其他人或是微信红包,或是现金交付给发起人。
农村淘宝其实是较早探索这一模式。农村淘宝,在乡镇下放至各个村的淘宝点(通常是村里小卖部),售卖的商品也都是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同样以团购的方式,极低价格出售。只是,淘宝需要一个县一个镇一个村,人工方式,一点一个点的覆盖推广,拼多多则能依靠微信,其中效率与效果,可想而知。
从现在来看,拼多多的模式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果将这些问题彻底解决,估计拼多多会取得更加大的成功。